养蜂故事:追蜂部长

麦田 发布于 2024-04-05 阅读(8175)

2009年08月07日,华龙网-重庆商报

哪里有花期,原垫江县统战部副部长林寿银便会统帅他的百万“蜂”军杀向哪里,每年6个月转战贵州、湖北、甘肃等地的深山丛林,从官员到“蜂司令”,林寿银的跳跃令人惊奇。昨日,下山不过10余天的林寿银,已开始准备率领蜂军转战甘肃。

蜜蜂情缘始于喂幼女

今年62岁的林寿银2001年退居二线,从此开始了“追花夺蜜”的养蜂生涯。7月30日,记者专程前往垫江采访,林寿银刚从贵州回家,他此行是为了运回刚产出的蜂蜜,8月10日便会再度启程赶往甘肃汶县。

回想自己与蜜蜂几十年的渊源,林寿银动情地说,上世纪70年代,刚出生的女儿吃不到足够的奶水,兑奶粉又费糖,妻子的堂哥送来2箱蜂,他精心照料着这些家伙们,2箱蜂第一年便产出了50斤蜂蜜,看女儿吃着蜂蜜兑的奶粉越长越结实,对蜜蜂的感情从此在林寿银的心底生根。

算错赶集日咸菜煮面

2001年下半年,听说妻子的堂哥要赶蜂去贵州放蜂,正好退休的林寿银兴奋地表示要一同前去,他不顾家人反对,带着花2000多元购买的5桶蜂和蜂箱、蜂具,信心满满地上路了。坐着农用车爬了几十公里的盘山路,林寿银和亲戚们在贵州道真县平模镇的深山处扎营。这里,山花烂漫,蜜蜂有充足的蜜源,他们频频转场,也吃尽了苦头。林寿银笑着说,最恼火的是,那次他们算错了赶集日,步行1个多小时来到距离最近的乡上,连一颗米和菜也没买到。连续3天,每顿只能用咸菜熬成的汤煮面条充饥。

日晒雨淋遭遇泥石流

在贵州完成了放蜂初体验,回家后林寿银又收购了100来箱意蜂,开始大规模养蜂。每年从3月份开始,林寿银就会带着他的百万“蜂军”,追着花期从垫江经梁平、万州到湖北、贵州、甘肃等地,直到9月份再返回梁平采桉花蜜、枇杷花蜜。

“养蜂季节,帐篷要么被太阳烤烫,要么就被暴雨冲刷。”林寿银告诉记者,2006年8月,他带着100多箱蜂从贵州转场去甘肃。凌晨3点,右侧山崖突然垮下,泥石流截断通路,他们被困了5个多小时。好不容易进入甘肃境内,又遭遇飞石袭击,几十公里路走了3个多小时。

千只蜂围攻险被蜇昏

“老林,您的手臂怎么有很多小黑点?”记者好奇地发问。“被蜂蜇的,养蜂人没有不被蜇的。”林寿银笑着说,每天,他几乎都要挨上一两“针”,正因如此,就算出高价,山里也很难找到短工在转场时帮忙搬运蜂箱,几百个蜂箱的装车只能自己干。

见记者惊讶,林寿银笑着说,这还不算什么,曾经有一次,他摇糖的时候不小心撞死了一些蜜蜂,“轰”的一声,蜂箱里的上千只蜜蜂瞬间扑向了他,那次,他几乎被蜇昏,被同伴们抬进帐篷足足躺了半小时才缓过神来。

家人控诉

搬蜂进屋只能站着吃饭

“起初,我和儿女坚决反对老林养蜂,他身体不好,养蜂这么艰苦怕他吃不消。”林寿银的妻子——垫江县宣传部副部长陈永平告诉记者,“老林因为痴迷养蜂,甚至影响了家人的正常生活,比如说他担心蜜蜂遭日晒雨淋,竟拆掉卧室的床、饭厅的餐桌,不顾她的反对,硬是把蜂箱从阳台统统搬进家中,人多的时候家人只能站着吃饭。”看到老林被蜜蜂蜇得满脸是伤,女儿也曾生气地说,“再喂,我就拿根竹竿把蜂箱全部捅了。”

陈永平说,老林是军人出身,想做什么事谁也拦不住,家人也只好由他去了。第一次出去,老林的5箱蜂产了400多斤糖和5斤多王浆,还没回家,便兴奋得跟孩子似地打电话回来报“丰收”。几年下来,看老林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都越来越好,受到感染的她也慢慢变成了老林的好帮手。

养蜂故事

深山扎营常用蜂刺治病

如果条件允许,林寿银他们会依靠着山里的农家扎营。受严重的类风湿影响,山里有些老百姓手都无法自由伸屈。利用养蜂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蜂疗知识,林寿银每年去都会夹起蜜蜂免费用蜂刺替大家治病。蜇上十来天,手不酸不胀了,朴实的老百姓会非常高兴地背来肉和菜表示感谢,感动的林寿银赶紧舀来蜂蜜回赠乡亲们。每年,一看到林寿银他们来了,当地的老百姓会立刻前来帮他们下蜂箱,过意不去的林寿银则干脆下田帮他们栽秧苗。

人物对话

想为蜂农当个“家”

林寿银养蜂的事,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。“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,认为我们把钱看得太重。”林寿银告诉记者,一双儿女都在成都的事业单位工作,大家眼里,他们该过些享“清福”的日子了。林寿银说,蜂农的收入是非常低的,若为赚钱,这样养蜂实在太辛苦。以前,他养100箱蜂每年有4万余元收入,现在养200箱蜂收入反而只有2万余元。蜜蜂浑身是宝,经蜜蜂授粉,不同的农作物可增产30%到80%不等。本来可以活50天的蜜蜂,到了采花时节一般只能活30天,它们是实实在在把生命贡献给了社会的战士。蜜蜂的精神让人非常受鼓舞,林寿银说,虽然退下来了,他却在赶蜂的过程中再次找到了自我,真实地感受到自己还可以为社会做点事。现在,垫江、忠县、丰都等地,有很多蜂农慕名前来向林寿银学技术,林寿银也常在空闲时骑着摩托下乡为大家做免费指导。他和妻子的下个目标,便是希望可以成立垫江县的养蜂协会,让蜂农们有“家”可依。

记者杨玥实习生罗影

记者手记

农民般质朴的“养蜂部长”

走进老林家,宽敞、大气的楼中楼让本就满腹疑虑的记者更倍感惊讶。有着如此舒适的生活环境,老林和妻子老陈这对“部长夫妻”何以适应“白天看太阳,晚上数星星”的恶劣环境?老林衣着整洁朴实、看起来精神矍铄。看到记者,老林似乎并不轻松,神情更像是一位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地地道道的蜂农。没有什么客套话,老林只是一个劲地说“你受热了”,并询问刚从大太阳底下进屋记者是否需要洗洗脸。如果不是事先知晓,我真的不敢相信他曾多年任职县统战部副部长,老林身上真真切切地透着农民的质朴。采访之初,老林话不多;可一提到养蜂技术,他便开始眉飞色舞。我想,只要看到老林讲到“蜂”的眼神,不需要更多言语和解释,我已经完全明白他率领着百万蜂军在大山深处“追花夺蜜”的情感。

短评

好心态才有好状态

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曾风趣地说,专业不过硬是次品,身体不健康是废品,如果精神不健康,那就是危险品了!一句妙语,点出了健康的重要性。健康的身体状态,确实能让市民们精神焕发,工作有效率,行事有活力,进而,整个城市都会显得生机勃发。不过,仅有好的身体机能还不够,心态健康同样不容忽视。以退休群体为例,不管是普通工人还是官员,退下来后的心理调整往往会很难,这不是喝喝茶、钓钓鱼、打打拳就能实现“软着陆”的,也就是说,他们更需要的不是身体锻炼,而是心态的有效调节。当起“快乐菜农”的原开县宣传部部长徐裕桂(本报6月5日人物版曾作报道)和“快乐蜂农”的原垫江统战部副部长林寿银,他们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:心态健康了,身体自然更健康。

蜂疗

标签:  蜂疗 蜜蜂 风湿 类风湿 危险 

深入交流请加微信9981996